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南郑区福成镇农村环境整治侧记

来源:汉中新闻网 作者:席汉初

青山如黛,景色似画。初秋的早晨,位于大巴山深处的南郑区福成镇田家营村云雾缭绕,农舍、田园笼罩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放眼望去,犹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漫步山村,一座座农家小院新颖漂亮,一条条水泥路蜿蜒而上仿佛金丝彩带盘桓在山峦间,新修的到户水泥路将40多户村民户户相连,四通八达……很难想象,这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村。

示范引路 星星之火亮起来

乡村要振兴,环境整洁是底色。走进村民何开智的家,只见庭院院场进行了硬化,整洁有序;砖混楼房,窗明几净;屋后浆砌了挡墙,整治了污水沟。不远处的紫薇树盛开粉红色的花朵,缤纷鲜艳;庭院旁边栽有辣椒、黄瓜、西红柿等各类蔬菜,绿意盎然,瓜果飘香,美不胜收……

“政府帮我们整治环境,修通了到户路,现在环境好了,交通也改善了,生活越来越好。”何开智感慨道。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镇及早规划,确定试点,先行示范,点亮“星星之火”,将过去的田家营、程家坝、马元三个深度贫困村列为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每村争取国家财政涉农资金100万元,重点实施到户水泥路硬化、房前屋后挡墙浆砌、污水沟治理、新建垃圾填埋场、购置垃圾箱和垃圾转运车等项目,从根本上整治农村脏、乱、差,打造美丽新农村。

“我们村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实施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内容包括功能增强、风貌提升、环境治理等。通过项目实施,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推动了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田家营村支书田于波高兴地说。

一家美带动家家美,家家美扮靓乡村美。田家营村发挥美丽乡村示范作用,引导群众大力营造整洁、卫生、美丽的人居环境。按照“一户一品、一户一景、一户一韵”的格局,让庭院小美扮靓乡村大美,切实擦亮乡村振兴底色,相映成辉,添光溢彩。

目前,三个村环境整治项目已竣工初验,已整治硬化排水沟7400米,硬化到户院落巷道2500米,建设垃圾池11座3200立方,购置垃圾收集箱43个、垃圾桶100个,购置垃圾车4辆,共计200多户1000多名群众直接受益。

全民参与 环境整治动起来

“如今,街道每家每户都自觉打扫门前卫生,把垃圾放到垃圾箱中,统一转运处理。”中营村支书魏彩兰说,村民观念的转变来源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潜移默化。

近年来,该镇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以治理“六乱”(乱堆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柴草、乱挂衣物、乱放杂物、乱跑家禽)、实施“五清”(清路面、清水沟、清河流、清院场、清村庄)、坚持“四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层层召开干部会、群众会,明确整治目标,工作重点,实行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庭院”“清洁卫生示范户”等创建评比活动,以评促改、以督促进,褒扬先进、鞭策后进,实现群众从被动接受管理向主动清理保洁的根本转变。

以村规民约自治管理为核心,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户户做到整齐摆放杂物,及时清理垃圾,美化环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爱护环境卫生,自觉维护村容整洁,提升自家形象,已成为广大群众共识。在全镇村村落落,环境整治深入人心,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重点推进 卫生厕所建起来

小厕所关系大民生,小细节体现大关怀。近年来,该镇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合理制定改厕方案。针对农村露天厕所、茅棚厕所和大量使用简易旱厕的陋习,认真实施农村“厕所革命”。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统一建设水冲式厕所。坚持砖混厕所和山区木板厕所相结合,公路沿线运输方便的农户一律建设砖式水冲厕所,边远吊庄户用木板改造新式厕所,安装水箱、便盆,通上自来水。镇村组织力量从汉中购回改厕材料送到农户家门口配发给群众,同时制定奖补政策:每建一个砖混式厕所镇上补助1500元、木板厕所补助700元。全镇已改厕所700多个,“厕所革命”已“革”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农村卫生环境大为改观,农家生活品质颜值大大提升。

编辑:鲁克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