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00后”女孩李雅芝:让非遗“破圈”焕新生

来源:西部网记者 贺桐 2023-06-14 16:16:09

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在十年前面临失传,危机之下,汉中南郑招募了60名孩子组建戏曲少年班,“00后”女孩李雅芝便是其中之一。十年之后,李雅芝凭借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新舞台,将小剧种汉调桄桄展示在广大戏迷和网友面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圈”焕发新生。

1aa75c6b85bc3673aedfdf16eee98e23.jpg

“我对汉调桄桄的兴趣,是随着长时间的接触,才慢慢喜欢上的。”舞台上,李雅芝正聚精会神地排练,十年的积累和坚持,让她成长很多,唱念做打、手眼身步,都彰显出深厚的戏曲功底。“爷爷奶奶把电视调到戏曲频道,我都不愿意听下去。”小时候,李雅芝并不了解汉调桄桄,对传统戏曲也不感兴趣。“感觉就是节奏太慢,一句词要唱好久,还不一定能听懂唱的啥。”

9afc5c04ca7396046aac0d651197fc92.jpeg

“我们家里面也没有从事艺术的,只有过年过节或者谁家过事时,大人们都围着看戏。”李雅芝说,“2013年的时候还叫南郑县,当时成立艺术班,要招收一批应届毕业生,来学习传承汉调桄桄,我爸爸看见了,就说让我去试一试。”在这背后,是学成后就有稳定工作的承诺。

2f530a5de011d45047be6f4f1a17e185.jpg

抢救濒危戏种,是一场与时间和遗忘对抗的拉锯战。“我们是全封闭式的学校,早上学文化课,下午就练基本功。”2016年从戏曲少年班毕业后,李雅芝参演第一部折子戏《盗仙草》。“师傅给我排《盗仙草》的时候,已经七十多了,那么多的武打动作,很容易受伤,都是她手把手给我教的,小到一个眼神望哪里,手放哪里脚放哪儿,每个细节都是师傅一点一点抠出来。”

fd44f7bd4f4ba6e8ce5464a667531eda.jpg

“像我奶奶他们都知道我师傅,都知道曾经的桄桄剧团,老一辈人都爱听。”李雅芝口中的师傅,是被称作“桄桄剧皇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新萍。鼎盛时期,汉调桄桄有120多座戏楼、1500多个剧目,时至如今,李雅芝所在的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是全国仅存的一家专业性演出团体。

6be7bd0a307d1768f824fec8c681ca16.jpg

“戏曲里面有很多奇妙的东西,你去饰演一个人物,你所做的每一个身段,真的很有意思。”在漫长的坚守当中,除去师傅追求艺术锲而不舍的精神外,让李雅芝扎扎实实在戏曲这条路上走下去的,是观众的掌声和舞台无穷的魅力。“我很享受聚光灯打在身上的感觉。”

26f901838e80c284a1a38205d9e4854e.jpg

“第一次扮上妆登台演戏,是我们艺术班的毕业汇报演出,就在这个舞台上,其实观众也就是自己爸妈和其他孩子们的家长,但灯光一打,感觉舞台下面黑漆漆的,那一瞬间,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奇妙感觉。”李雅芝说,在此之前,都是跑跑龙套,从未体验过主角光环的感觉。“那一刻,我感觉我就是那个白素贞。”

cb09c5ce808929a8eeb2b65dca273607.jpg

“你光看我们的服装和身段,我不唱出来的话,你也许感觉不到它是一个地方戏。”李雅芝说,“明代末年,关中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山歌、民间小调相融合,才形成了汉调桄桄。秦腔是所有梆子戏的鼻祖,它更高亢激越,而汉调桄桄相对温和平缓,梆子打击节奏时会发出咣咣的声音,所以取名为汉调桄桄。”

33e3363422d884224a0fa774b829ee25.jpeg

“汉调桄桄的语言基调是汉中南郑方言,形成了独特的人物道白。像我们的新编历史剧《韩信拜将》中,有许多表现少女心思的音乐,就融合了民间小调的元素,非常有陕南特色,并且还加入了山歌,会用合唱的方式展现出来。”直播当中,李雅芝向网友们详细介绍。

88a386f44e130ad5cbf660827cb3d112.jpg

“我最早是以武旦为主,重做打,轻唱念,就是江湖中的一些武艺高强的女子,比如孙二娘、白素贞,翻打、踢枪这些功夫多一点。”2017年,李雅芝来到陕西艺术职业技术学院进修,才接触到了花旦等其他行当。“五年一贯制的汉调桄桄委培班,实际上在2020年,就回到剧团实习了。”

ad46faee968427185e07050414501a45.jpeg

“政府会出一定经费购买我们的演出,每场我们也会有30元的收入。”这样的惠民演出每年有一百多场,李雅芝把汉中各县区的乡镇几乎都跑了个遍。随着剧团改名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常态化的汉调桄桄社团培训活动,也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开展。“我每周都会去学校里带课,偶尔遇到和下乡演出冲突,也会由其他演员顶上。”

0d5c71dd7a2c4e81f711f7493bb37d96.jpg

随着登台演出的次数越来越多,李雅芝和伙伴们对戏曲的热爱越来越深,保护并传承好汉调桄桄的信念也变得越发笃定。“每当看到师傅那一辈的老演员扮上妆时,平日里的颤巍巍荡然无存,展现出的那种精气神,令我内心无比触动。”李雅芝说,“这么好的条件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让它持续式微乃至失传呢?”

3895fa4e03410f83618672596b0d5ba8.jpg

“疫情对我们这些演出团体的影响非常大,不能下乡演出,也不能进校园开展活动。”李雅芝说,“那段时间,自己没事就刷短视频,一刷就是一个戏曲主播,而且很多还不是那些大的剧种,有的剧种我都没听过,在线人数和粉丝数还挺高,我当时就萌生了一个想法,通过网络直播让更多人了解汉调桄桄。”

b4292d0a63d76d7c38e596c5deb5f8b1.jpeg

李雅芝的建议,得到了中心主任赵红的赞成,于是,抖音直播号“汉调桄桄·青栀子”诞生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挺担心,这么小众的地方戏,会不会没有人看?没想到的是,直播一段时间之后,粉丝数量涨了不少。”李雅芝发现,自己直播的反响相当不错,许多身在外地的汉调桄桄戏迷,看到她的直播后很快成为铁粉。

6869a79305c3452f511bc780c77a998e.jpeg

每次下乡惠民演出时,李雅芝都会在现场提前开播,先与观众进行互动,在正式演出时把手机架在舞台前,让粉丝们通过网络看戏,在没有演出时,李雅芝在每周六和周日晚八点半都会准时开播。“有时会唱上一段,念一些道白,再跟大家讲讲戏曲妆容、道具等。”为使全国各地戏迷都能听懂唱词,她还购买了一套投影设备,将普通话字幕打在上面。

d34c9be59d95edd610bd379dd6d264d7.jpg

前不久,李雅芝发布的一条戏曲变装短视频,不仅收获了近千万次的播放量,还登上了全国热搜,让汉调桄桄这个濒危戏种成功“破圈”。“最近,我们还围绕汉调桄桄,设计了一些文创产品,希望将来汉调桄桄能成为汉中的一张名片,能有更多机会在省上乃至全国进行演出。”李雅芝说。

2e55a43626051fa6c34be80145e5e0a7.jpg

“每一场惠民演出、每次去校园里授课都非常重要,无论如何基本功不能丢,这也是常挂在师傅嘴边的话,咱本来就是一个小众的戏曲,需要有一个坚实的群众基础。”李雅芝说,“在直播方面,我把它会坚持做下去,但我们毕竟只是戏曲中的一个行当,希望能有更多青年演员加入其中。”

责任编辑:阮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