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高庄棕编:非遗“老手艺”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南郑发布 陈杰 张杰 赵菁 2023-06-07 11:41:05

汉中棕箱及棕制品加工制作技艺是我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南郑区将非遗保护与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将民间文化与群众生产生活相融互动。对有市场潜力的代表性项目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户”的模式,促进非遗项目向产业化迈进,让非遗“老手艺”成为了乡村振兴“新动力”。

图片

走进汉山街道办高庄村7组谭建忠家中,他正忙着手中的活计,一幅12生肖图在他的手中变得栩栩如生。说起棕编的历史,谭建忠说,高庄人一直有编织棕制品的习俗,棕制品的加工生产在这个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如今的高庄村,棕制品加工已经从过去家家户户零散式的生产转变成相对集中的家庭作坊。谭建忠制作棕编制品有些年头了,最近他制作的这幅生肖图也是客户的定制产品,棕制品已经成为了他创收致富的渠道之一。

图片

高庄村高康棕制品专业合作社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棕编作品,别致精美的棕箱、活灵活现的12生肖图、好看实用的生活用品让人目不暇接。棕制品加工制作,当地人称为棕编,以棕片棕丝作为主要原料的棕制品加工业曾是南郑乡村的主要副业之一。如今,在回归大自然和返璞归真的热潮中,汉中棕箱及棕制品加工制作又开始受到大家的青睐和欢迎。

图片

近年来,合作社紧跟市场步伐,在做好传统棕制品的同时开始研究开发风火蒲团、工艺蓑衣等10多种非遗文创产品,并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多个电商平台开设店铺,为传统产品插上现代电子商务的“翅膀”。

图片

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高康棕制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庄村党支部书记何文满告诉记者,去年合作社实现产值收入大约600余万元,产品能达到1万余件,现在着重对棕制品的质量和工艺在做进一步提高和研究,同时对非遗文化的内涵进行丰富。

图片

棕编的振兴,不仅推动了文化传承,也带来了致富门路。何俊平目前算得上是高庄村的棕制品加工大户之一,他和妻子滕海艳办起了棕制品加工厂。滕海艳说,老何最近一直在外联系业务,准备在汉中市区开上几家实体店,把本地市场进一步做大,吸纳更多本村的一些劳动力前来就业。如今,他们还利用网络销售这一平台,把销售市场与外界联通,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外地订单。

图片

近年来,高康棕制品专业合作社与协会联手,充分挖掘非遗产业、产品文化内涵和市场潜力,不断在技能培训和产品研发上下功夫,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并将“汉中棕编传承基地”作为产业带动的主抓手,让棕编这门“老手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一条主要途径。

责任编辑:阮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