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扬鞭奔脱贫

2019-07-29 10:53:18

略阳县打好产业扶贫“百日会战”侧记

地处秦岭腹地的略阳县,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是全省贫困县。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该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一条“造血”之路,努力增强贫困户和贫困村的“造血”功能,最近通过“五抓五促”打好产业扶贫“百日会战”,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让产业特色转变为扶贫成效,齐心协力拔“穷根”。

扑下身子,抓问题整改,促产业质量提升

该县要求扶贫干部扎根基层,扑下身子,沉下心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连日来,该县农业农村局干部进村入户、入企业查找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夯实责任和措施,因户施策逐项销号,精准发力补齐产业扶贫短板。 

目前,中央脱贫攻坚巡视、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省委巡视反馈产业扶贫的11条问题,在规定时限内已全面完成整改任务,切实提升了该县产业扶贫质量。 

用活政策,抓特色种养,促产业覆盖提升

“现在国家政策真是太好了,我们养乌鸡、蚕桑都有补贴,增收渠道也多了,脱贫致富没啥问题。”日前,笔者在该县金家河镇惠家坝村走访时,许多村民高兴地说。 

近年来,该县按照“五个一”工作机制,推进略阳乌鸡、食用菌、中蜂、蚕桑等特色产业发展。用活政策将贫困户产业直补全部拨付到镇办,督促指导各镇村及时落实产业发展项目。同时,强化产业扶贫资金监管,加快资金兑付报账进度,杜绝“跑、冒、滴、漏”,力争10月底前资金使用率达100%、报账率达95%以上,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 

精准施策,抓主体培育,促带贫成效提升

眼下,走进略阳黑河人家养殖基地,只见一群群乌鸡悠闲地在林间觅食或追逐戏耍,这里宛如一个原生态的世外桃源。 

“我们通过传统散养方式,保证了乌鸡原生态的肉味和口感,深受消费者青睐。”黑河人家负责人宋涛说,企业年饲养种鸡2000只,孵化乌鸡苗10万羽,养殖销售商品乌鸡3万余只,销售礼盒乌鸡蛋4万余箱,带动185户社员致富。 

如今在略阳,许多像黑河人家一样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带动群众抱团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贫困群众架起了一座座增收“金桥”。近年来,该县按照市场带龙头、龙头促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精准施策,把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作为脱贫攻坚的新动能,采取引进和自建“两条腿”走路,壮大龙头企业主体集群,落实经营主体带贫增收扶持政策,督促经营主体规范带贫协议和台账,落实带贫措施,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带贫成效。 

规范管理,抓产权改革,促集体经济壮大

该县金家河镇黄家沟村和走马村采取“保底分红+效益分红”模式,分别注入到合作社进行乌鸡养殖,合作社与两个村的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村集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户均发放乌鸡苗100余只,共计发放8500多只,既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又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我们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发展产业结合起来,确保脱贫有实效、致富可持续、群众得实惠。”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曹静轩说,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关系,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该县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步伐,规范管理、促进集体经济壮大,完成全县15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认定、挂牌、发证和银行开户工作,对接好产业发展经营项目,遴选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营主体,把村级经营性资产、股金和财政扶持注入资金花在刀刃上,用足用活用好。同时,指导各镇村做好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完善收益分红协议,确保按期向贫困户分红。 

强化服务,抓科技培训,促发展能力增强

“脱贫致富,离不开科技。”7月12日,该县马蹄湾镇付家山村委会室内座无虚席,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培训,聆听乌鸡养殖技术讲解。 

“乌鸡养殖贵在无公害,严禁喂养发霉变质或者被虫子侵蚀的饲料,鸡舍内要经常消毒,保持光照充足,空气清新……”该县畜牧兽医师刘易红详细讲解,并与养殖人员互动,解答实际问题。 

科技让农民的生活过得更美好,让农民的钱袋子变得越来越鼓。该县把科技服务作为产业扶贫、优化产业结构、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实现行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在产业扶贫“百日会战”中围绕脱贫产业发展,按照8个工作组推进机制,持续开展产业扶贫技术培训、指导、服务活动,确保为每个贫困村落实1名产业指导员,开展1次产业技术集中培训,贫困户至少接受1次技术服务,并出台乌鸡养殖规范和专用饲料配方、乌鸡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着力提升企业、合作社发展产业的能力和贫困户增收致富的能力。(通讯员 张存成)



责任编辑:汤新丽